首页 产业兴旺 正文
东成镇产业基地调研之木薯种植加工基地
2024/6/6 原创 置顶 来源:儋州市东成镇政府 作者:陈治广 责编:李欢欢、李佳恒

       风拂蝶舞,绿意盈盈,一片“薯”光中,喜见丰收时。5月22号下午,海南大学热带农林学院2023级学生李欢欢,李佳恒,杜杰贞在东成镇招商办陈治广的带领下,前往东成镇文柏村调研食用木薯种植加工基地。

微信图片_20240606095722.jpg

       在木薯加工基地,该公司负责人向我们讲解了木薯加工的流程。新鲜的木薯运到加工基地后先进行初步清洗,然后进行剥皮,再过水进行清洗后按规格切片,最后通过自动化机器进行真空包装。木薯经过加工后可以制作成木薯饼,木薯糕,木薯羹、木薯赤糖水等等。我们还在现场体验了木薯切片。

微信图片_20240606095737.jpg

微信图片_20240606095745.jpg

       在木薯加工基地办公点,该公司负责人向我们介绍了木薯的销售渠道,武汉、海口、福建、上海、深圳、广西等地都有源源不断的订单。此外,该公司还以2500元每吨的价格将木薯苗陆续卖往大成镇、光村镇、新洲镇、西庆等地,累计销售20多万元。

微信图片_20240606095748.jpg

       在木薯种植基地,工人们正在忙忙碌碌地采收着近千亩的木薯,车辆源源不断的将刚出土的新鲜木薯送往木薯加工基地。

微信图片_20240606095754.jpg

东成镇食用木薯种植加工项目

        东成镇食用木薯种植加工项目由东成镇政府、海南晨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共同建设,位于儋州市东成镇文柏村委会翰苑村,该项目计划总投资3000万元,目前已投入1140多万元建成了1200平方米加工厂房,在全镇推广种植了4000多亩。下一步,该公司将继续投入1000万元,建设2400平方米、仓储总容量6600立方米的冷藏库和冷冻库,并以“儋洋党旗红·博士村长行动”为契机,建设博士工作站,完成整个项目的配套建设。

        东成镇木薯加工基地配套了由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业机械研究所设计组装的全国首台全自动化木薯粉深加工机械设备,正常投产后,木薯粉加工年产量可达6000吨。华南九号木薯是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利用海南地方收集的优良单株,经无性系多代评选而育成的优良品种。该品种适应性广,抗病、虫能力强,抗旱抗寒能力较强,不耐湿,蒸熟后食用细嫩松粉、食味清香、口感好、无苦味,属优质鲜食木薯品种,适合鲜食和加工。

微信图片_20240606095757.jpg

微信图片_20240606095802.jpg

项目亮点

       一是通过产业入股资金的方式,联农带农,增加脱贫户及周边村村民的就业机会,带动村内劳动力务工增收,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二是建设冷藏保鲜库,形成从种植加工到仓储销售的完整产业链。

       三是在项目建设中,项目团队组成中有多个园艺类、农林类等多位该领域内的专家,为项目提供可靠技术保障。

       四是该基地种植的木薯品种为华南9号,是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利用海南地方收集的优良单株,经无性系多代评选而育成的优良品种。五是在镇政府的指导下,完成了“儋东”“儋洋”两个专属商标的注册。

微信图片_20240606095808.jpg

       在木薯冷藏点,我们还了解了木薯的储藏方式、规模、温度等方面的知识。

       木薯是世界三大薯类(木薯、甘薯、马铃薯)之一,广泛栽培于热带和部分亚热带地区。木薯对生长环境与栽培技术的需求相对较低,既能在干旱条件下生长,也能在贫瘠土壤中存活,种植成本较低,属典型的“懒人经济”,同时也是一种理想的耐饿食品。目前全球范围内,木薯已成为继水稻和玉米之后的第三大淀粉供应来源。用木薯做成各类“糖水”在南方不少地区都很流行,利用木薯淀粉做成的芋圆、麻薯、奶茶里的“珍珠”广受欢迎。

微信图片_20240606095805.jpg

       此次调研来到东成镇木薯种植基地,我们亲眼目睹了木薯的加工环境还体验到加工木薯的快乐和木薯糖水的香甜。提高了我们对本地农业的认知,这种在实践当中的学习让我们感受到了农业的特色并且激励着我们不断探索和学习,去拥抱更广阔的天地。


图文:李欢欢、李佳恒

复核:陈治广


评论跟帖 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不代表本站立场。 跟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