唧唧喳喳,噗呲噗呲,听,那是洪山村产业发展的“鸡遇”曲。5月24日上午,海南大学热带农林学院2023级学生云汉、李欢欢、李佳恒、杜杰贞等四人在东成镇招商办陈治广的带领下,来到东成镇洪山村调研林下养鸡场和百香果种植基地。
在林下养鸡场,洪山村党支部书记陈焕安向我们介绍了林下养鸡场的规模、模式、效益、前景等内容。项目落地后,不仅为洪山村带来了20多万元的村集体经济收入,还带动本村260多户农户参与养殖,其中已经有100多户通过项目带来的收益,盖起了两层小洋楼。
在林下养鸡场办公点,村党支部书记陈焕安以洪山村的产业项目发展历程为例,向我们讲述了农业产业发展的土壤、气候、资源条件等方面对产业项目进驻的影响。海南省财政厅挂职选调生刘婷立足对洪山村产业发展情况的了解,就东成镇各村的产业发展与我们进行交流。我们还围绕洪山村产业项目建设的土地资源、特色优势、发展方向等方面讲述了自己的想法,让我们对农业产业有了更多的认知。
在养鸡场附近,该村占地30多亩的养猪场正在建设当中,该项目利用儋州军分区帮扶资金45万元进行建设,项目建成后,第一批将投放猪苗1000头,5个月后可出栏第一批,每头出栏的猪至少能带来200元的净利润。
东成镇洪山村林下养鸡项目
东成镇洪山村林下养鸡场项目占地面积22000平方米,项目通过“公司+村委会+农户”的经营模式,利用橡胶园地引进温氏集团采用“五统一分”(统一供种、统一防疫、统一进苗、统一用料、统一销售,分户饲养)的方式,建立起了从养到收都有保障的发展模式,村委会不仅可以做到村集体经济收入有收益保底,还无需承担不可抗力因素以外的风险。项目落地后,每批鸡出栏量从1500只扩大到了如今的21000多只,今年4月份投入的鸡苗,70天后就可出栏,2年可出栏5批鸡。自鸡场建成以来,3年的时间里已为洪山村集体创收了20多万元的收入,还带动了本村的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
此外,我们还调研了洪山村的百香果种植基地,该基地种植百香果90多亩,并利用百香果种植基地下的空地同等面积套种了地瓜,一片土地发展出了两个产业。
毛主席说:“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我们从调研种植业到养殖业,对农业有了更深的了解。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志存高远,在东成实习的“第二课堂”里,脚踏实地做好每一次的调研和每一项工作,不断地认知,取得更多的收获。
图文;李佳恒、杜杰贞、云汉、李欢欢
复核:陈治广